其一

昔有秀士一名,行游荒山,遇雨,夜宿于山洞。
夜半,有藍衣少年帶男女二僕從入洞,見秀士,僕從驅之。少年喝止,遂與秀士析論天下情勢,言犀利,語珠璣,秀士深以爲然。故百問其姓名,然笑不復答。
后少年出藍色寶劍把贈秀士,固辭不得,乃受之。
比至天明,少年擕僕從去,追至洞外,杳然無蹤。
秀士心頗悵悵然。擡眼所見,日出之處,一藍鳳徘徊天際,有黃白二鳥傍隨其側。見秀士,頷首連三,清嘯一聲,向日而去。

尤其喜欢那句清啸一声,骄傲飘逸的小蓝凤
那句向日而去请表想多,四素是作者的雷

其二

七月初七,月黑风高。一公子入山忘返,夜冥鬼魅之气大作。公子困于亭中,闻得石桌上有棋子敲落之声,引以为鬼物作祟。此人胆大心细,平素最不耐烦这等鬼怪故事,道是平生不做亏心事,夜半不怕鬼敲门。就是霉星高照遇上了,又岂有他不能应付之理?如此这般想来,他暗自捡起亭边几块石头,纳于袖中。落子声井然有序,似是对弈。这公子自负聪明绝顶,机智过人,听声辩位,竟听出一局棋来。那鬼物原是一心分作二角,难免有疏漏之处。这公子听得心中发痒,不觉出声提醒,那鬼物似是沉默片刻,果按照此人所言落子。由是转为一人一异类对弈。此人大呼过瘾,眼见棋局形势大好,轻摇羽扇,敲敲桌面,言道何不下个赌注,讨个乐子?那鬼物掏出一块金砖,置于桌角,这公子从袖中取出一小白玉瓶,隐隐酒香袭人。这二位兴致更浓,天方见出鱼肚白,犹未能决出胜负。那鬼物专心致志,金阳落在身上犹不自知。背上缕缕青烟升起,他兀自皱眉,抬手落在一子,却是未能挽回残局,败给了那公子。公子哈哈大笑,将金砖收下,解下外袍,给那鬼物披上。说来有趣,那鬼物一遇着这外袍,立时化作一个木盒。那公子将木盒仔细收了,一干物事全部卷走。到得家中,寻了阴暗处,打开木盒一看,原是白玉般的碗里盛着嫩黃色的食物。虽是未曾识得此物,那公子素来胆大,返回厨房拿了勺子便舀了一勺,只觉得滑嫩异常,甜美芳香。不多时,一碗都尽数入了他腹中。方搁下勺子,那木盒转瞬间不翼而飞。公子连忙取出金砖,好在无甚异状,尚且是瑞气千条金光闪闪。玉露取出,自斟一杯,公子叹曰: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人间无数。好吃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可怜的布丁,就这样被坏人吃了= =||||||||

其三

仙人與我炊黃粱

向茫然囧囧氏嘗聞,山陰藍衣生幼時貧困好學。一日斷炊,不得已,束腰而臥。
未幾,忽聞異香,不覺恍恍起身,見一黃衣少年立於灶閒,炊飯烹食,炙膾溫酒,心中愕然,不由扯臂詢之。少年拒而走。生驚醒坐起,乃一夢。然桌上飯食佳肴無不畢備,生据案而嚼,甘美異常。
次日,生假臥于榻,微張雙目以觀四周。不多時,果有一黃衣少年推門入。少年面韶秀,軟髻垂墮馬,金釵墜粉縧,深衣若流香。入室,輒出一錦囊,取酒食于其中,一一炊制。生突跳而起,攬少年于懷,佻笑曰:“夢鄉醉鄉桃源鄉,三鄉孰之與短長?一夢不覺世間事,仙人與我炊黃粱!”
少年憤厲作色,推生曰:“吾乃山林之狐,問君好學貧困,憫而助之;未料君竟輕佻侮吾,視吾爲何物也?!”拂袖而去,不復與言。生悔之莫及。
后檢視其所遺錦囊,錦衣糧酒源出不絕,頃刻盈室。生因此無憂衣食,后終成一方豪傑。然終其一生,亦未嘗再得見山狐耳。

正直的田螺姑娘版布丁= =……

其四

狐報恩

搜神記曾曰,妖者,蓋精氣之依物者也。吾曾有聞,舊時有山陰藍衣生,秀慧敏悟,天資絕高,然囂狂自傲,自謂無所不能。某日出行,見黃狐為獸夾所傷,掙脫不得,突起惻隱,解夾放之。狐人立而拜,回首三顧,方入林而逃。生雖異,仍未以爲意。
后,生入朝為仕,位極人臣,意更囂囂。終招諂嫉,失勢于上。翌年,竟無罪入獄。生入獄三日,便得斬詔。生望月喟嘆,謂“世態炎冷”者。
是夜,生臥于榻,輾轉反側。一黃衣少年突貫墻而入,謂生曰:“我,狐王七子也。往中原,不慎爲獸夾所傷。幸君憐愛見釋,實感盛恩。”乃吐明珠一枚與生,曰:“君命在旦夕,吾有良策可脫君厄,乞速行。”生目凝良久,含珠于口,穿墻而去。
后聞斬生于曹市,頭顱落處,黃狐耳。方悟狐所謂良策,即李代桃僵也。生悲泣嘆曰:“狐有情若此,吾焉得獨活!”於是,觸柱而死。
后或聞野老樵夫曰,嘗見生與狐攜游于山林深澤,意甚欣愉。

其五

憶前塵

嘗聞前朝有隱士沐姓者善朮,自謂天賦異能。沐生容貌秀雅,常執一筆,名喚雲濤;獨居山林,又兼善朮,樵民嘗疑之為妖也。
一日,沐生行游澤畔,雲濤之筆竟落入溪,隨水而去。生追之,不覺入山,迷不得返。飢餒焦渴,自覺必死之際,有一白鶴,衔桃而至,投之于生。沐生連啖數枚,飢止体充。遂隨白鶴而行。攀籐援葛,踐荊折棘,至一絕岩邃澗。澗中巨石蹲踞如虎,一藍髮少年盤膝其上,容貌清靈,淺笑盈然。見沐生,則招手相迎。手中所持,即雲濤耳。
沐生索筆,少年不與,反笑曰:“阿兄尚記得吾否?”如似有舊。沐生茫然。少年顔色遽變,切齒咒曰:“白蓮精竟敢封吾兄記憶,此恨吾必當百倍以報之!”忽爾轉怒為笑,曰:“阿兄遠來,料想飢渴,吾略備薄物,以待阿兄。”遂招手向鶴,鶴衔白芝一葉而入,投諸生懷。少年笑謂生曰:“兄返傢三日后,當食此芝。吾自在此處等候。”言罷,揮掌令去。沐生遂跨鶴返家。
三日后,生嚼白芝,情念恍惚,如有一夢。大夢一覺,方憶及己本黃狐,少年為鳳,二人嘗與精怪名“蓮”者賭,敗而遭困。遂大笑入山,不知所蹤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yput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